解构“应该”:女性、标签与反抗 | 女性心理沙龙
Hide
近期,一起发生在武汉的悲剧引起了公众广泛的关注和反思。事件中的当事人杨女士,一位普通母亲,在经历无法承受的压力和攻击后,选择了绝望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。她的死亡,无疑是对社会、网络乃至我们每一个人的警醒。
这让我们不禁思考:在我们的社会中,女性为什么总是在“应该”做什么。
我们又如何能够突破这些被社会、被网络、被标签所定义的框架,走向一个更自由的社会?
女性“应该”是何种模样?社会对女性的期待构成了无数的标签,她们“应该”温柔,“应该”负责照顾家庭,或是“应该”强大到能承受无尽的压力。
职场上的女性一旦展现出坚韧和进取,就会被冠以“女强人”的标签。展现出独立和自主,追求个人价值时,会被贴上“忽视家庭”“不顾家”的标签。
这些标签后面,隐藏着社会对女性应温柔、顺从的期待。
这些标签后面,无不以男性视角或社会习俗为依托,剥夺了女性自我定义的权力。
面对这些标签和“应该”,女性们从未止步。历史上,女性们通过无数的反抗和抗争,用行动证明她们远远超越了这些刻板的标签。
在20世纪60年代的女权主义运动中,女性们大声疾呼:“我们不是你们的妻子、母亲、女儿,我们首先是我们自己。”
近年来,也有许多女性开始反抗“瘦是美”的审美观念,以自己的行动证明,每一种体型都值得被接纳和尊重。
为了构建一个公平的社会,我们需要摒弃对女性的“应该”期待和标签化,抵制对女性的刻板期待,尊重女性的独立人格,尊重女性的选择权。
只有当我们拒绝将女性局限于某一种固定形象,女性才能真正活出自我,实现自我价值。
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和期待,我们现在诚挚地邀请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女性,加入我们的女性心理沙龙活动:解构“应该”:女性、标签与反抗。
这里没有刻板的期待,没有单一的标签,只有自由、尊重和多元。
在我们的活动中,
我们希望每一位女性,都能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故事,挑战并解构那些压抑自身的“应该”标签。
我们希望每一位女性,都能找到自己的声音,获得平等对话和被听见的权利。
让我们一起来,摒弃束缚,抗击标签,揭示真我,用自身的力量,推动这场生活在“应该”边缘的革命。
请记住,每一位女性,都是独一无二的,都值得被看见,值得被尊重。
我们期待你的加入,期待在这个活动中,共同塑造一个开放、包容和平等的环境。
活动带领人:魏子薇
心理团体带领人
杭师大应用心理学学士
焦点解决/认知行为流派心理咨询师
正念践行者
女性主义咨询师
活动时间:7月2日 14:00-16:00
活动地点:惟她心事·专业女性心理服务
(杭师大店)
活动费用:128/人;216元/双人